——来自铜仁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
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
推进小康电行动计划,是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一环。铜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16年5月4日至12日先后深入碧江、江口、松桃、玉屏、印江、沿河、思南等7个区县的生态移民安置点、省级小康电村示范点、变电站、集镇和农村,通过听取汇报、实地查看、交流座谈、查阅资料等方式,对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情况进行了调研。
一、农网改造取得的成效
通过第一、二轮农网改造,铜仁2007年消灭了无电村,2009年实现户户通电。从2011年起,投资20.7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10千伏主干线路改造升级,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(一)提高了供电保障能力。一是电网网架结构明显改善。建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支撑、220千伏双环网为骨干的坚强主电网。二是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。各县城实现“双电源”供电,基本达到两个乡镇有一座35千伏变电站供电。2015年,用户年均停电时间25.38小时,较2011年减少13.46小时。三是供电质量明显提高。完成了农村电网2008条10千伏主干线路8457公里全面改造升级。2015年,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5%,较2011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(二)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。通过农网改造,逐步解决电力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短板,农村电网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,木电杆、“蜘蛛网”得到有效整治,小城镇、新农村、异地扶贫搬迁点杆线整齐、表箱美观,村容村貌得到美化、亮化。碧江区坝黄镇宋家坝村是省级小康电示范点,也是生态移民安置点,调研组5月4日下午在该村看到,入户电线被整齐的安置在房屋沿边,电线之间纵横交错有序,电线规范精细到每一寸,村里换上了崭新的面貌。此外,很多地方由于通上了电,农民不再上山砍树烧炭煮饭,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(三)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市已全面实现乡乡通动力电,较大的自然村组动力电覆盖约80%。已经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、进行户表改造的农户,每度电降低0.6-0.9元,实现了城乡电网“同网同价”。农村电价稳定,农村家用电器普遍使用。全市开展家电下乡4年,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40316台(件),销售金额8839万元,同比分别增长55.85%、55.57%。全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2家,市级家庭农场350家、县级家庭农场147家,带动农户60万户,带动农户增收8亿多元。2015年县及县以下电网售电量达到48.59亿千瓦时,较2011年增长35%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尽管全市前几轮农电网改造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,但部分农村电力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,贫困及边远地方的电网建设相对滞后,农村电网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有差距。主要表现为:一是部分乡(镇)及农村电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存在短板。部分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,存在季节性、时段性电压质量偏低等问题,仅能满足老百姓照明用电。沿河县后坪乡、土地坳镇,印江县洋溪镇、杉树乡等7个乡镇用电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。二是对电网建设重视不够。过去电力紧缺时,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很重视电网建设,是政府催着干、群众争着干。现在相比交通、水利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,电网建设在一些地方受到政府的关注度不高。三是电力建设项目推进难。一是电网规划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相互打架,电力建设的廊道被封死,无法进出线路。因电网建设征(占)土地及青苗赔偿标准低(现依据的还是市政府2007文件),经常会出现农户漫天要价和乱要费用的情况,影响工程进度。四是部分电站库区存在遗留问题。铜仁供电局管辖范围内还有16个电站存在库区遗留问题,贵州电网公司无法在这些区域实施电网改造升级工作,因而存在大量安全隐患,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也较低。
三、几点建议
针对铜仁农村电网改造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,结合中央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契机,要加强领导,加快进度,搞好协调,突出重点,早日建成结构合理、技术先进、安全可靠、智能高效的现代农村电网,为脱贫致富做贡献。
(一)高度重视,提高认识,广泛宣传。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重要举措。今年以来,国务院办公厅、省政府先后印发文件,召开电视电话会议,安排部署了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,充分认识农网升级改造与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作用,切实加强组织,加大宣传力度,形成人人关心、积极配合、各方支持的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良好氛围。
(二)抢抓机遇,加快进度,尽快投运。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,明确提出,到2020年,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,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。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标准高,必须要做到“五快”:一是规划编制要快,落实“政府主导、多方参与”的原则要求。二是征地拆迁、补偿要快。遇到钉子户漫天要价的,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。要加快推动农电网项目前期工作、项目核准工作、评审工作快办、急办。三是项目、资金到位要快。四是项目开工、建设要快。五是项目建成、投入使用要快。
(三)落实责任,抓好协调,确保工期。一是抓责任。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主体责任,把项目纳入绩效督办;各级供电部门也要抓好建设责任,落实项目,落实资金,开工建设,提前投入运营等。二是抓协调。电网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,它涉及到方方面面,涉及到群众利益。出现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,各级政府要敢于担当。三是抓速度和质量。要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安排,倒排好工期,提前完成任务,早日解决供电质量不高的问题,让老百姓早点得实惠。
(四)查找问题,明确目标,做好规划。一是突出问题导向。分轻重缓急,先解决重点问题、重点乡镇和中心村,特别是对那些远离变电站、供电半径又长的地方,要增加电源布点,缩短供电半径,解决电压过低的问题。二是突出目标导向。按省政府的要求,2017年前,完成中心村的电网升级改造和农业生产供电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。2020年前,实现农村电网服务、稳定可靠的全覆盖,供电可靠率达99.8%,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7.9%,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。三是与其他规划做好衔接。结合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要求及铜仁同步小康需要,及时修编全市“十三五”配电网规划,做好项目储备;坚持高标准、高起点,合理布局、统筹安排,抓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规划方案的落实。
(五)修订标准,整治环境,理顺体制。根据经济发展情况,建议市政府重新统一制定电网建设工程征(占)土地及青苗补偿标准。规范和简化项目管理程序,切实解决工程实施中手续繁杂、效率不高等问题,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创造良好环境。加强电力部门、乡镇、片区供电所之间的沟通,确保施工项目顺利推进。依法打击私拉乱接、外力破坏等危害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非法违法行为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,保障人民群众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。开展库区用电秩序专项治理,理顺16个水电站体制,分期分步解决库区遗留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