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 
网站首页 人大概况 新闻中心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选举任免 决定决议 代表工作 理论研究
您当前位置:松桃人大信息网 >> 理论研究 >> 学习体会 >> 浏览信息
建设“最美江城”重在文化“醉美”
更新时间:2017-02-24 11:11:31     来源:沿河自治县人大办 李克相 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 关注人数:
——赴遵义考察个人心得体会

    2017年2月15—16日,我有幸随沿河自治县赴遵义考察团到湄潭县城、习水县土城考察,很受启发,小有心得。
    距离贵州习水县县城约30公里的土城古镇,古亭院落错落有致,石铺小道循环交织,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古树葱绿,红军长征旧址、商埠茶馆文化独具特色,土城文化与绿色环境深度和融。人们徜徉在土城老街,一副副绿色环保标语映入眼帘,一间间木质土城房屋干净敞亮,长征文化、商埠文化、茶馆文化,还有西洋画等在此交相辉映。本人认为,一个小镇能够名声大噪,除因为红军一渡赤水的光环闪亮外,更是由于土城的文化“发酵”,让这个老城散发出诱人的醇香,游客“醉”在其中。一个集红色文化、“十八帮”文化、生态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集散地,具有鲜明的“味道”,可谓“色香味”俱全,既亮眼,又醉心。
    铜仁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,要将沿河县城建设成为乌江边上的“最美江城”。市委书记陈昌旭在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,沿河处于市“一山两江三文化”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乌江流域,具有依山傍水的优越环境和条件。要求在沿河旅游发展和乡愁文化建设中,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方案,努力把沿河县城建设成为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,留得住乡愁”的“醉美江城”。
    沿河县城的文化“醉美”浓度、亮度在哪?我认为要围绕“乡愁”酿三坛“文化酒”:第一坛是“酱香”“古色土司文化”。沿河从隋唐起到明清时期分别设立思州、务州、务川县、祐溪长官司等治所,应该是“中国土司遗址”的组成部分。2016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,中国“土司遗产”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这无疑对于作为“土官、土司”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沿河,具有品牌和名气双重打造的巨大空间。沿河县城的老码头、老商铺商号、寺庙、土司衙署、老地名、老建筑以及“帮会”文化等,都是“一坛老酒”,只待“启封装碗”,让游客品尝。第二坛是“浓香”“红色革命文化”。红二军团渡乌江、战县城、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,沿河县城红三军“司令部旧址”、红军群众会议遗址、红军渡江遗址、红军渡江纪念碑、红军渡江歪屁股船;还有抗日英雄金角罗夫墓、辛亥革命先行者席正铭等丰富的民主革命、民族革命文化,都是散发“浓郁”香味的“美酒”,吸引人们前来观瞻,体现了沿河多彩和丰富文化。这坛美酒,只待“用心装瓶,精心包装。”第三坛是“清香”“绿色山水文化”。沿河县城为“近水智城”,为“亲山仁城”。道佛儒文化交融,古茶文化、兰花文化、李子文化以及土家传统饮食、工艺文化(含乌江石艺、根艺、编织艺术、手工制艺等文化)交相辉映,散发阵阵清香,仁厚优雅,只待借风散发,传扬名气。
    《道德经》言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;所以,沿河要建设“醉美江城”,除立足科学规划,搞好总体建筑设计、精心打造包装,做好灯饰亮化、绿化美化和宣传推介外,更重要的基础,是要遵从“天道、人道、地道”理念,尽快让沿河“文化”发酵,舍得花钱“酿造”三坛“不同香味”的文化美酒,把“天地人道”通过沿河县城文化美酒散发出来,方能吸引游人,让人们“赏”之觉“最美”、“尝”之感“醉美”。

分享按钮
相关信息:
Copyright 2018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ww.strdw.gov.cn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大 版权所有
地址: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
黔ICP备18003602号-1 技术支持: 武陵云